面對突發事件的挑戰,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建設,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尤為重要。為進一步掌握我縣應急管理資源狀況和應急保障能力,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我辦對全縣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調研。
一、工作現狀
(一)應急預案基本完善。近年來,全縣各級各相關部門共編制修訂各類應急預案200余件次,縣政府在2016年組織修訂了柞水縣總體應急預案1個,縣專項應急預案39個,各鎮辦、各部門及各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21個。形成了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為應對突發事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預警能力有效提升。進一步完善了縣氣象局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提高了預警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在主汛期和森林防火期來臨之前,及時排查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礦山尾礦庫等重點區域,建立健全重點單位在線監測系統,大大提升了突發事件的預警能力。
(三)事件處置有序高效。建立了縣、鎮(辦)政府聯動應急值班網絡,嚴格執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渠道暢通、領導指示傳達及時。近年來,先后成功處置了曹坪鎮中心校部分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發熱事件、多起農民工討薪等應急事件10余起,有效防止了事態擴大、降低了事故造成的損失。
(四)聯動機制初步形成。按照“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應急管理體制要求,縣上成立了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協調全縣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工作。根據災情,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并組織相關部門、鎮辦積極開展救助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全縣有計劃、有組織、分層次地組織開展了森林火災、防汛搶險、地質災害緊急撤離避險、學校火災事故、消防演練及器材展示、冬季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等實戰演練活動20余場(次)。
(五)創建工作成效顯著。近年來,全縣先后創建了1個“省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柞水縣城區第三幼兒園)和3個“市級基層應急管理示范點”(柞水縣城區第三小學、柞水縣公安消防大隊、柞水縣乾佑街道辦事處)。乾佑街辦正在申報省級應急示范點,目前各項創建任務已完成并通過初驗。
二、存在問題
(一)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全縣應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雖已基本形成,但九個鎮辦和相關應急部門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某些鎮辦沒有日常的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有的部門還未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全縣應急聯動響應機制不夠靈活,在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有的部門之間聯動運行不充分,還存在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的問題。
(二)演練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這些年全縣各種應急演練也搞過很多次,但許多演練都只限于日常容易見到的普通突發事件,對一些無法預知的和復雜的突發事件沒有演練到,從而影響了現實中事件的處置效率;有的演練只注重事件發生時的應急救援工作,忽視了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調演練,從而造成實際工作中部門之間的協作沒有做到無縫對接。
(三)救援能力急需進一步加強。目前全縣應急救援力量主要分布在公安消防、醫療衛生、森林防火等少數部門或企業,既沒有形成完整的應對和防范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又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除了救援力量薄弱外,救援能力也不夠專業,大部分應急救援隊伍人員專業素質較低,應急救援技能不足,不能滿足復雜事故災難救援工作的需要。同時,整體救援裝備水平不高,特別是礦山救援、消防救援、危化品處置等需要的特種設備和裝備不足,不能很好滿足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需要。
(四)應急值守再需進一步強化。個別單位對應急值守工作重視不夠,存在值班安排不合理、請銷假手續不規范、突發事件信息報送不及時等現象。有的單位值班人員不在崗、電話無人接聽,嚴重影響了信息的上傳下達,阻礙了政令暢通。有的單位,主要領導請假不履行手續,說走就走,有的領導雖然履行了請假手續,卻逾期不歸,嚴重影響了整個單位的整體風氣。有的單位缺乏敏銳意識,有時存在將一些自認為達不到上報標準的突發事件不進行上報的情況。有的事件雖然上報了,但往往只注重現場處置,忽視隨同報告,影響了突發事件信息的時效性。
(五)隱患排查仍需進一步深入。一些干部認為突發事件無法預知,發生突發事件及時處置就行了,因此降低了對安全隱患排查的標準和要求,使得排查工作走了形式,未達到及時發現并處置苗頭性問題的目的。例如2017年發生的我縣曹坪鎮中心校部分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發熱事件,當時有49名學生疑似有發熱癥狀,縣政府及時、準確、果斷作出響應,才將事件的損害度降到最低。若平時隱患排查做得好、做的經常、做的細致,及時發現自備水源遭污染,及時更換水箱、水源,該事件是完全能避免的。由此可見,平時隱患的排查很重要,切不能忽視。
三、措施建議
(一)建體制,提供環境保障。結合縣上實際,進一步理順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明確各有關單位職責任務。縣應急辦要履行應急值守、信息匯總和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綜合協調本縣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對“測、報、預、救”四個環節進行指導、檢查和監督;各成員單位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工作,負責上報應急信息、參與應急預案的修訂和突發事件的演練;各鎮辦也要成立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本鎮辦的應急值守和各種應急事件的處理和上報,為本轄區的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二)建隊伍,提供人員保障。要加強應急專家隊伍建設。建立由重點領域專家學者或實踐豐富的行政管理人員組成的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充分發揮專家隊伍的參謀、智囊作用,提高應急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要加強應急專業隊伍建設。建設一批關鍵時刻調得動、用得上、頂得住的高素質救援隊伍,加強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衛生與食品安全等應急專業救援隊伍建設。要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共青團、紅十字會、行業協會、民間組織的作用,加強應急志愿者隊伍的招募、培訓和管理。要加強應急信息隊伍建設。建立應急信息員管理制度,明確信息報送的流程和規定,確保信息報送渠道暢通、高效快捷,為處置突發事件贏得時間。
(三)重演練,完善應急預案。完善各級應急預案,為應急演練提供依據。按照國家提出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應急預案體系要求,切實做好應急預案的編制和管理工作,并組織專家對預案進行評估論證,不斷加以完善,為下一步的應急演練提供指導。其次要提升演練質量,為完善各級預案搭建橋梁。加強對處置突發事件的研究,掌握特點和規律,做到演練思想貼近實戰,演練場景貼近實地,切實提高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實戰能力。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對應急預案演練所需的物資、設備、人力、技術等方面資源合理整合,發揮優勢,挖掘潛力,把應急預案演練工作做實、做好、做出成效,并結合演練中發現的問題、總結的經驗及時完善對應的應急預案,切實做到預案和演練的深度融合。
(四)強值守,筑牢安全屏障。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政務值班工作的責任感,強化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嚴肅值班工作紀律,確保領導在崗帶班、值守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杜絕脫崗、漏崗和頂崗等現象發生。要認真做好主要負責同志外出請假報備工作,嚴禁不報備、漏報備、遲報備等問題發生。高度重視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切實增強信息報送工作的敏銳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嚴格落實較大突發事件信息1小時內報告,敏感事件和重特大突發事件即發即報。對要求核實的信息,要在20分鐘內電話報告核實情況,必要時書面報告。
(五)細排查,消除隱患苗頭。樹立預防為主、預防與處置并重的應急管理理念,突出事前防范,切實從源頭抓起,防患于未然。各級各部門要加大宣傳,提高干部群眾對風險排查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動員各方力量參與,創新排查措施,采取資料分析、實地調查、走訪座談、搜集線索等方式,對轄區內可能引發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因素進行全面排查,切實從措施上強硬起來;對排查出來的各種問題落實整改單位和整改責任人,堅持追溯源頭、徹底整治。堅決將一切可能誘發各種不安全突發事件的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切實從整改上嚴肅起來。